今年以来,城区围绕“扩面、提质、增效”三大主线,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通过个性化服务包、医防融合、特色专科建设等措施,解决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群众获得感不强、首诊率不高、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增强基层“守门人”能力,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
优化服务模式,构建多元化签约服务体系。城区通过重组“核心团队+支撑团队+辅助团队”,整合全科医生、公卫人员、专科医师、网格员等资源,明确三级分工,压实履约责任。其中,核心团队负责基本医疗和公卫服务,支撑团队提供专科服务和技术指导,辅助团队协助健康宣教和签约引导。城区医疗集团为每一个家庭医生团队配备一名区级医院医生,负责技术指导、双向转诊等工作。各机构于7月15日前完成团队重组并报备,确保服务无缝衔接。同时,丰富服务包内涵,推出覆盖10类重点人群的免费包和15类个性化付费包,突出中医药特色服务,增强群众获得感。
深化医防融合,推动服务关口前移。严格落实签约医生首诊责任,自7月起,签约居民在基层非急诊就医必须由家庭医生协调处置,完善电子健康档案,建立长期契约关系。通过“预约优先、转诊优先、住院优先”等政策,引导居民形成“首诊在基层”的就医习惯。在此基础上,全面实施“4个1”行动——为签约居民建1个微信群提供常态化咨询、上1次门开展健康体检与慢病随访、打1次电话跟踪健康状况、进行1次个性化健康指导,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提升服务精准度。
强化能力建设,夯实基层服务根基。城区医疗集团每月组织一次技能培训,重点培训慢病管理、传染病识别、中医适宜技术等实用技能,并于年内开展家庭医生团队技能竞赛,以赛促学、以学促用。同时,各基层医疗机构将完善激励机制,落实“70%签约服务费用于团队奖励”的政策,拉开绩效差距,激发积极性,以“积分制”“服务标兵评选”等方式,树立标杆效应。 (毋园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