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五一”,行走在城区钟家庄街道洞头村及临近的村、社区,游客们不时能看到“蓝朋友”的身影,他们隶属于一支特殊的基层消防队伍,全称是钟家庄街道专职消防救援队。
当前仍处于森林防火特险期,该片区是钟家庄街道防火重点区域,3月中旬开始,队员们开始在此区域执勤备勤,调配力量分成三组:一组对道路两侧10米内植被进行洒水湿化,从源头阻隔山火;一组严查各村卡口值守情况,筑牢防火屏障;一组做好巡逻、防火宣传等工作,用实际行动守护青山。“‘蓝朋友’就在身边,我们有充足的安全感。”村(社区)干部和周边群众这样说。
作为摸索推动消防安全责任落实的“城区样本”试点之一,钟家庄街道专职消防救援队组建于2024年6月,是目前城区唯一的属于街道管理的消防队。该队自成立以来,实行24小时在岗的军事化管理,高频次高强度的体能锻炼及专业救援训练,为队伍履职尽责奠定坚实基础,也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
“‘边训练边战斗’是这支队伍自成立起就有的基因,也在实践中成为街道防火、防汛、安全、救援、科普等工作的重要力量,为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构建新型基层消防安全体系提供了宝贵经验。”钟家庄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街道消防安全服务中心副主任宋肖珂表示。
4月23日,城区首届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决赛现场,钟家庄街道专职消防救援队受邀参加了技能展演。连续两场外地支援归来,队员们才下“战场”又亮相“赛场”,这是社会对他们专业的认可。此前,在2024年区应急管理局组织的冬季综合应急力量救援技能比武中,队员们就斩获了三公里跑、水带操法第二名等佳绩,该队和城区武装部、城区消防队一起被授予“卓越团队奖”,锋芒初露。
“从刚入队时的体能测试7项合格到现在人人‘优秀’,实力的增强和专业技能的精进,让我们更有信心成为群众信赖的‘蓝朋友’!”钟家庄街道专职消防救援队队长祁永波介绍。
对辖区群众来说,对这支队伍最直观的感受还是“安全感”。在安全隐患排查方面,该队参与了对辖区内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重点部位的全面排查,重点对建筑工地、老旧小区、危化品存储点、地质灾害隐患点等高风险区域和网吧、酒店等九小场所开展拉网式排查,共发现各类安全隐患1500多条,通过建立台账、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时限、督促指导等形式,确保发现隐患全部整改到位。
大风天巡查路上,他们切割过倒地的大树;为了找人,他们从傍晚找到凌晨;汛期,他们扛过沙袋值过勤;火热的啤酒节现场,激动人心的跨年夜,他们在静静守护……组建以来,该队共出警35次,其中火警23次,处理马蜂窝5次,社会救助7次;外出支援3次;参加演练、大型活动现场执勤备勤10余场次。每一次现场,队员们竭尽全力、迅速响应,科学指挥,合理调度,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损失,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024年11月以来,日益成熟的钟家庄街道专职消防救援队,开始走进各村(社区)、辖区28所学校,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和应急演练,累计培训2800余人次。此外,通过设点宣传、入户走访等多种形式,累计发放相关宣传资料5000余份,张贴海报200张,实现消防宣传辖区村、社区全覆盖。一场场身边的“消防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了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
该队所在的西谢匠社区后街,曾经是该社区违停最多的街道。在隐患治理中,该队首创“房东联动”工作法:针对社区消防通道占用问题,通过房东签订承诺书、参与消防整治、主动宣传管理租客等方式,构建“消防员-房东-租客”三级联动网络,取得了明显效果。“之前高峰期一天要处理十多辆汽车、三十多辆电动车的违停。现在除了特殊情况,违停基本消除!”祁永波说。
除非出任务,每日五点半,晨跑五公里拉开了队员们一天的训练序幕,训练表上密集安排的水带操法、风力灭火机训练等专业训练科目,解锁了他们日益优秀的“密码”。此外,队员们还自学了绳结、简易担架等急救技能,并且人人考取了红十字救护员证,掌握了小型机航拍技术等。
“时刻准备着!”这是队员们共同的心声,也是他们这些退伍老兵一直在做的事。 (太行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