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山西省人民政府 | 晋城市人民政府
网站支持IPv6 繁體中文 无障碍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2021晋城城区两会 > 报告解读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发布时间:2021-04-18    信息来源:城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

在晋城市城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李晓峰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十三五”时期工作回顾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冲刺的五年,是我区发展进程中极不寻常的五年。五年来,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全面落实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以及市委“五个三”战略部署,始终把高质量转型发展作为人民群众最根本的福祉,全心全意谋发展,心无旁骛抓发展,众志成城促发展,“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基本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新时代美丽城区高质量转型发展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这五年,我们聚焦发展任务,爬坡过坎、奋力前行,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

与“十二五”末相比,地区生产总值从239.9亿元增加至352.5亿元,年均增长7.9%;服务业增加值从155.5亿元增加至250.9亿元,年均增长7.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89.8亿元增加至283.5亿元,年均增长8.4%。经济总体实力迈进全省第一方阵。


这五年,我们聚焦结构调整,夯基垒台、架梁立柱,产业转型实现新突破。

农林文旅康产业深度融合,涌现了牛山休闲农业园、吴王山假日生态农庄等一批省级城郊农业示范项目。规上工业企业扩规提质,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9%,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加至14家。在全省率先引进猪八戒网区域总部,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超过7成。


这五年,我们聚焦城市建设,用心用情、内外兼修,城市形象焕发新颜值。

老城更新与保护工程推进迅速、成效明显,南大街成为全市著名网红打卡地,千年老城实现华彩蝶变。棚户区(城中村)改造扎实推进,累计完成投资140.6亿元,总建筑面积483.9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改造分批顺利实施。文博路、太行路、白水街西延等重点工程征收任务圆满完成,五年间共新建书院东街、景西南路等14条道路。


这五年,我们聚焦重点领域,守正创新、系统破题,改革开放呈现新局面。

区、镇(街道)党政机构改革圆满完成。深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走在全省前列。国资国企改革稳步推进。2020年底全区各类市场主体达4.6万户。招商引资力度持续加大,“十三五”期间签约落地项目96个,总投资额达391.36亿元。


这五年,我们聚焦底线工作,凝心聚力、尽锐出战,三大攻坚战取得新胜利。

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全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在全市率先建立环保网格化监管平台,劣V类水体全部消除。金融、房地产等领域矛盾隐患有效化解,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底线。


这五年,我们聚焦百姓福祉,尽心竭力、久久为功,民生事业再攀新高度。

民生支出累计达 83.7 亿元,是“十二五”期间的两倍。“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成效明显,累计培训1.7万人次,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达4.3万人。花园小学、晋城十一中等10所中小学、幼儿园相继投入使用。医疗集团挂牌组建,医疗养老服务水平显著提升。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所有民生实事全部兑现。先后荣获“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省级平安县(区)”等荣誉称号。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我们克服重重困难,在勇蹚转型发展新路上走得信心百倍。


我们的信心来自于全力克服疫情冲击,经济发展韧性十足。

果断启动“战时机制”,严守交通卡口、村(社区)、发热门诊“三道防线”,实现了感染病人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的“双零”目标。全年主要经济指标好于预期,在全省 26个市辖区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排名第一,GDP增速排名第三,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排名第三,服务业增加值增速排名第五,实现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战双赢”。


我们的信心来自于三次产业协同发展,转型步伐更加坚定。

坚持转型为纲、项目为王,深化转型项目建设年活动,严格落实“6+3”常态化工作机制,扎实推进总投资 484.96亿元的 53项重点工程,全年累计完成投资 73.2亿元。现代农业发展势头喜人,洞头成功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和全省首批乡村旅游示范村。大力推动南村产业园区建设,规上工业企业效益总体向好,3D打印项目投产运营。万达城市广场、希尔顿酒店等一批国内外知名品牌签约落地,华谊兄弟星剧场、禾瑞尚康医养中心等项目加紧建设,海底捞火爆开业,现代服务业龙头地位凸显。


我们的信心来自于拆建治一体推进,城市名片越擦越亮。

拆迁拆违成效显著。从市区重点工程征收拆迁,到“双违”专项攻坚,再到违法违规彩钢板建筑集中整治,共拆了 129万平方米。城市建设进展顺利。“五个二”工程基本完工,十宗回迁地块建设扎实推进,建设北路、太印街建成通车,凤台、南大街等 10个老旧小区重焕生机,以崭新的城市形象迎接了全省城市工作现场会、全国康养产业发展大会的召开。城市治理精准高效。全面推动“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改革和“全科网格”建设,广泛实施“八大专项整治”,城市治理水平不断提升。


我们的信心来自于始终坚持先行先试,重点改革蹄疾步稳。

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审批事项集中度达 88%,网办率达 90%,“一枚章”审批向“一件事”服务迭代升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基本完成,集体所有制企业改革试点推进,国企监管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农村“四块地”改革扎实开展,承包地经营权得到有效盘活。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加快推进,以市二院为龙头的医疗集团革故鼎新、稳健发展,大健康”“大卫生、格局初步形成。


我们的信心来自于不断满足人民需求,群众生活日益美好。

东南新区学校、西城小学投入使用,人民群众教育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坚持治山治水治气治城一体推进,打响打赢了社会污染源精细化管控、违法违规彩钢板建筑集中整治、城市大清洗三大攻坚战,秋冬防任务圆满完成。就业、养老、安居等领域民生热点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测评成绩位列全省第三。


2021年工作安排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我们将认真落实区第九次党代会精神,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奋斗姿态,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

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12%,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1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0.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9.6%,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9%,各项约束性指标按照国家和省市目标全面完成。


一、充分挖掘内需潜力,全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坚持“项目为王”,围绕“五大中心”建设,不断优化投资结构,以大项目、好项目支撑高质量高速度转型发展。精心谋划项目。围绕“六新”深耕细作,全力打造全省“六新”细分领域示范区。大力招商引资。确保签约项目投资额达211亿元,当年开工率达50%以上。完善推进机制。全力推动总投资501.85亿元的45项重点工程建设,年内完成投资71.17亿元。

促进消费能力升级。提振传统消费。重点推动零售、餐饮、住宿等领域提高消费层级,留住晋城财富。培育新型消费。建设 2家省级、2家市级电商直播基地,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拓展农村消费。畅通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支持建设立足乡村、贴近农民的生活消费服务综合体。

全面提升开放水平。深度融入中原城市群,主动对接太原都市圈,与周边城市加强产业协作,在融入国家战略中实现合作共赢。加大外贸企业培育力度,全力支持企业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不断开拓海外市场。

二、聚焦新旧动能转换,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做特做优现代农业。持续推动卧龙山庄、环秀村田园综合体等城郊型农业项目建设,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者共赢。支持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发展,推动国晨生物科技、兰花酿造、康立生药业等企业向品牌化、标准化方向迈进。探索建立全市特色农产品销售平台,着力打造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优化升级工业经济。紧盯工业主战场,支持南村镇坚定不移走“融市区、强园区、扩镇区”路子,加快布局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紧盯工业主领域,鼓励引导金秋、锐锡、科裕达等铸造企业实施技术改造,逐步推动产品向汽车铸造类、工程机械类等配套件转变。紧盯工业主阵地,加快南村产业园区向精密铸造、智能制造、智慧园区方向转变。以3D打印项目为牵引,推动汉通鑫宇、富基新材料等项目入园。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商贸业,全力抓好万达城市广场建设,年内完成主体工程。加快文庙巷小吃街和白马寺小吃城建设,打造南大街高品质夜经济特色集聚区。全年创建“美丽晋城、诚信商家”放心消费示范商户100家。物流业,加快在城市一环之外布局新的物流基地,培育一批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示范企业。金融业,加强与省股权交易中心战略合作,激励企业对接资本市场,争取10家企业挂牌“晋兴板”。文旅康养业,推动华谊兄弟星剧场一期项目如期竣工,希尔顿酒店年底实现开业。启动程颢书院产业园建设,打造文化新地标。“五一”之前推动洞头、翟河底 2个重点村和刘家民宅、中医院等特色院落初步建成。大力发展医养、健康、家政等“幸福产业”,持续抓好禾瑞尚康医养中心、瑜园老年公寓二期、联袂齿科医院等项目建设。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太行大数据科技城、景柏服饰智慧工厂等项目建设,支持猪八戒网与企业孵化、招才引智等工作深度融合。全面完成大数据中心建设,逐步推进“5G+人工智能”技术向城市管理、医疗健康、旅游康养、市场监管等领域覆盖。积极对接服务华新燃气集团,推动国家级燃气采购平台建设,实现企地互惠共赢。

三、全面深化改革创新,持续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用心打造“六最”营商环境。不断巩固深化“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成果,推出不少于120项高频服务套餐。着力推进审批服务便利化,推动人防、税务领域服务事项进驻大厅统一办理。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完成交通运输、市场监管等6大领域综合行政执法改革。
深入推进国有、集体企业改革。制定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大力推动“六定”改革。探索推进集体企业改革试点工作。

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完善“1+2+N”公共服务体系,健全民营企业诉求维权机制。深化智慧金融服务平台建设,用足用好3000万元中小企业应急周转资金。继续实施“123”成长计划,全年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家,引导10家企业完成规范化股份制改造。

不断深化财税领域改革。按照“紧日子、保基本、调结构、保战略”要求,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

全面打造创新生态。壮大创新主体。大力推进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上水平,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达到 10家。做优创新平台。加大双创平台培育力度,新增省级创业孵化基地2家、市级2家。引育创新人才。全面落实两项“人才新政”,下力气解决住房安居、子女上学等问题,让各类人才在城区专注创新、安心创业。

四、用心耕耘城市建设,推动城市品质再上台阶

大力度抓拆迁。持续深化“双违”专项整治,重点围绕白马寺山、中原街等七大片区开展违法建筑拆除。坚决完成七叉口互通、文博路—文峰路连通等一批重点工程的征收拆迁任务。

高品质抓建设。加紧完成老城更新与保护工程。全力推动“五个二”工程收尾,扎实做好后续移交工作。适时启动东西大街以北片区改造。深度对接香港保利达、广州恒大等知名地产企业,共同推动“历史老街区”变为“城市新地标”。分步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分三个批次对全区274个老旧小区进行改造。稳步开展棚户区(城中村)改造。用好我市棚改新政,高标准谋划启动河东、回军、文峰等棚改项目,加快推进玉苑、吴家沟叶家河棚改进度。

全方位抓治理。全面巩固拓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扎实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城市试点建设,不断夯实基层治理基础。

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精心描绘乡村振兴画卷

全力保障粮食安全。大力开展农业托管服务,加快有机旱作集成技术推广运用,推动设施农业方舱进社区形成规模化发展。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突出抓好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城区段沿线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加快推进翟河底、张岭、屋厦等村(社区)污水管网改造,完成 232户户厕改造任务,将三星级及以上行政村比例提高至 50%。圆满村(社区)换届选举工作。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纵深推进“四块地”改革和点供用地双平衡改革。推动政策性农业保险提标、扩面、增品。深入实施“羚羊领跑计划”,精准培育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人才。

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持续深化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组建乡村振兴局,打造全省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区。

六、深刻践行“两山”理论,不断厚植城区生态优势

巩固拓展污染防治成果。有效改善空气环境质量。着力实施社会污染源精细化管控。持续推进餐饮油烟和施工扬尘专项治理。持续实施工业企业污染源标准化管控。细化“一企一策”,制定秋冬防工业企业差异化管控和应急减排措施。稳步提升水生态质量。坚持工程治污,开展市区河流生态化治理,逐步实现清水复流。实施入河排污口规范化管控,推进南村镇污水管网建设。

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全面完成西马匠、翟河底等11个村采煤沉陷搬迁安置工程和山门、东掩等12个村周边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做好 207国道绿化,加强未成林管护。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实施能源消耗“双控”行动。倡导绿色生活,引导绿色消费,7月 1日起全面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

提升城乡环境质量。将城乡道路全面纳入市容环卫保洁范围,实现“一把扫帚扫到底”。

七、积极发展民生事业,大力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多措并举促进就业。深入实施“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全民技能提升工程,全年新增技能劳动者 1.5万人以上,其中高技能人才占比达到 30%。大力开展城区劳务品牌创建行动,深化区域性劳务协作。

构建优质教育体系。按照“就近就便服从就优”原则,启动晋城七中、后河小学、南村镇中心幼儿园等 5所学校建设。创建 17所普惠性幼儿园,确保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 85%以上。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开展城乡居民普通门诊统筹,全力推进城镇职工长期护理险制度试点建设。提升城乡低保和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全年新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1413套。

全面建设健康城区。深化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不断加强区医疗集团建设,持续推进“六统一”管理。引入社会资本,精心打造社区智慧康养中心和社区餐厅,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举办庆祝建党 100周年系列文化活动。巩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成果。深入推进文化惠民、乡村文化记忆和文明守望等工程。坚决保护知识产权。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八、坚决筑牢底线防线,着力夯实安全稳定基础

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保持战略清醒,把握“面上放开、点上精准、关口内置、闭环管理”工作策略,压实“四方”责任,落实“四早”要求,精准防控、持久防控,扎紧防范疫情输入“四个口袋”,做好院感防控工作,有序推进疫苗全民免费接种,坚决守住“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底线。

坚持不懈抓好安全生产。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理念,按照“四铁”要求,关口前移,源头治理,引深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全方位、全覆盖开展冶金工贸、建筑施工、人员密集场所、森林防火、地质灾害等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出台“三管三必须”具体实施办法,进一步压紧压实属地、部门、企业三方责任。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切实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加强应急值守,完善应急预案,完成安全监管和应急指挥中心系统建设,增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推进更高水平平安城区建设。继续深化“三零”单位创建,强化信访“控新治旧”,深入推进集中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专项工作。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持续推进“雪亮工程”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确保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保持全省领先。

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强化政治引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立足“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持之以恒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强化思想解放。认真开展新一轮“晋城的事,大家想、大家说、大家干”大讨论活动,以思想的大解放来谋划和引领高质量高速度转型发展,把闯关夺隘的信心提得更高,把干事创业的热情燃得更旺,把先行先试的“尚方宝剑”擦得更亮,确保实现理念的大更新,工作的大落实,事业的大发展。

◆强化依法行政。认真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坚决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加强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察、司法、审计、社会和舆论监督。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实施办法,提升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

◆强化工作落实。紧盯年度目标,增强答题意识,全面推行“三个一”工作法,健全“明责、知责、履责、督责、追责”闭环落实机制,以任务化、项目化、工程化、方案化、清单化方式狠抓落实,强力推动重大项目、重点改革、重要工作落地见效。用好“13710”“四不两直”等工作机制,引导广大干部勇于担当、激情干事,形成齐心协力抓落实的工作大格局。

◆强化廉洁从政。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旗帜鲜明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厉行节约,政府带头过紧日子,不该花的钱一分钱不花。加强巡视问题整改。突出国资国企改革、项目资金审批、公共资源交易等重点领域,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全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八项民生工程

★实施全民就业提升工程

★实施教育系统暖冬工程

★实施基础教育办学条件提升工程

★实施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全覆盖工程

★实施疫情防控应急保障工程

★实施持证精神类残疾人服药救助工程

★实施 75周岁以上低保困难老人免费居家养老服务工程

★实施免费法律咨询和特殊人群法律援助惠民工程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定位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按照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以及市委“五个三”战略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机遇,聚焦打造城市“双核”的目标定位,深度践行“服务是海”的理念,以拉开“城市骨架”为空间载体,以建设“五大中心”为战略支撑,以壮大“蚂蚁雄兵”为力量源泉,以深化改革开放为根本动力,以加强社会治理为基础保障,以建设美好家园为根本目的,解放思想、群策群力、狠抓落实、奋勇争先,全面打造“晋城新经济的核心区,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城”,奋力实现“十四五”转型出雏型。

一、“十四五”时期我区面临的发展环境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球经济有望出现恢复性增长,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重构。纵观国内,随着我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新一轮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等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转型综改试验区、中原城市群核心发展区等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我市城市规模、交通体系和区划瓶颈的逐步破解,势必给我区带来投资消费潜力更快释放,各类资源要素更多集聚,城市首位度更加凸显等一系列新机遇。这些“时”和“势”,我们必须紧紧抓在手上,决不能让城区输在未来发展的起跑线上,这是我们必须担负的历史责任!

二、“十四五”时期我区的总体定位

“十四五”期间,全力打造“晋城新经济的核心区,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城”。这是我区未来的发展战略、发展方向和发展指引,这是基于国家《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我省和我市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区域产业发展规划作出的科学定位,这是针对我区经济总量不足、人口集聚不够、发展水平不高而作出的科学决策。打造城市“双核”,体现的是我区作为晋城主城区、首善地的核心地位和引擎作用;体现的是我区站位全国、面向长三角经济区和粤港澳大湾区、融入中原城市群的前哨担当和胸怀抱负。我们必须抢抓窗口期、扭住关键点、找准突破口、打好组合拳,奋力推动各领域各方面工作实现战略突破。

三、“十四五”时期我区的重点战略支撑

“十四五”时期,我们要重点建设立足晋城、着眼山西、面向中原的商贸、金融、文旅、康养、教育五大区域性中心。一要充分发挥我区传统商业集聚区、居民消费核心区、交通枢纽中心区等优势,制定我区商贸物流产业发展规划,科学谋划商业地标、商圈布局和物流园区,建设商贸中心;二要紧抓全省资本市场县域工程试点机遇,丰富金融业态,壮大金融市场,创新金融产品,建设金融中心;三要牢牢把握全省打造“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文旅板块和“游山西·读历史”文旅品牌有利契机,打造一批特色文旅项目,开展一批传统民俗活动,构建一批精品旅游线路,建设文旅中心;四要深度融入全市康养产业欣欣向荣发展态势,分步建设康养村落、康养社区、康养院落,推动康养产业由点状布局向全域布局转变,建设康养中心;五要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着力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优化学校布局,改善教学设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中心。以上“五大中心”,是打造城市“双核”的战略支撑、决胜之要。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主办:中共晋城市城区区委 晋城市城区人民政府 承办:晋城市城区融媒体中心  

网站标识码:1405020003  晋公网安备 14050002000308号 晋ICP备180053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