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区教育事业以区域教育中心建设为统领,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深入实施科教兴区、人才强区战略,办学条件持续改善,师资力量不断加强,各类教育蓬勃发展,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与省内其它一些市区相比,我区在教育高质量发展上仍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教育资源未做到优质均衡、在校学生未能做到全面发展、学校特色不够鲜明、学校文化建设方面较为欠缺。
为此建议:
一. 深入推进“县管校聘”教师管理改革和集团化办学模式改革,实施教师队伍建设“三名”工程。
1. 加大教师补充力度,推进“县管校聘”教师管理改革。目前我区教师短缺严重:近三年我区教师每年退休近百人,全区教师空编400多人,每年雇佣临时教师600多人,建议政府加大教师补充力度,推进编制调整动态化,使编制管理更好适应教育教学改革需要,激发学校和教师工作活力。
2.学习借鉴外地教育改革成功经验,深入推进集团化办学模式改革。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面,通过文化融合、制度创新、教师培养等途径,提升集团校内部各成员校的自我造血功能,助力集团各成员校实现多元特色发展,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3.实施教师队伍建设“三名”工程。对标全国教育改革先进地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做法,为教师量身订制个性化培养计划,完善教师队伍梯队建设机制。一是走出去。选派名校长、名教师培养对象,到江苏、浙江等地进行挂职学习锻炼,在实践中提升管理能力和教学能力。二、请进来。与北师大等高校合作,通过校长论坛、名师讲坛、课改大讲堂等形式,开展层次多元、形式多样的岗位能力培训。三、实行“导师制”。开展小规模、深主题、差异化的学科骨干培训,建立健全名师成长通道,让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二. 提升五育融合水平,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1.要深化强化五育教育。把爱国主义内容融入党日团日、少先队活动、主题班会以及各类主题教育活动之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程、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推进学校体育多样化、趣味性发展,改善中小学生视力不良和体质健康水平不高的短板,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加强美育教育,引领学生树立正确审美观念,塑造美好心灵;通过举办校园艺术节活动,推进学校艺术活动蓬勃开展;加强职业启蒙教育,抓好综合实践基地建设,将劳动教育融入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
2.推进教育评价改革。破除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指标评价学生,确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观,按照“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的思路,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改,构建区域教育发展绿色评价体系,引领健康教育新生态。
三. 抓住我区特色学校建设传统和优势,进一步加强特色学校建设。
按照“统筹规划、重点突破,创新引领、示范带动,因校制宜、形成特色”的原则,成立家校共育教育协会,举办家校共育公益讲堂,建立新型家校关系。建议推广晋城八中家校共育经验,形成具有城区特色的家校共育体系,进一步提升家庭教育质量,使学生有特长,学校有特色,区域有特点。
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使阅读文化成为城区校园文化的特质。 建议在全区范围内实施师生阅读素养提升工程,建立校园书廊,举办“汉之源”阅读活动,让学生、老师、家长从经典中感悟人生,知道在校园里有比分数更重要的东西,在校园外有比生存更重要的东西,引导学校教育向常识、本分和初心回归,形成文化自觉、自信,让学校文化、区域教育文化成为学校办学和区域教育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