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党二黄已在上党地区(晋城、长治)流传二百多年,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2011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上党二黄这一传统地域性戏曲艺术无论在从业人员,演出场次等方面都逐渐少于其他舞台艺术,全市唯一专唱上党二黄的鸣凤剧团现实行的是自收自支、自负盈亏,加之演出市场萎缩,仅靠二黄维持不了生活,只好以演梆子戏为主,二黄戏为辅,引起的连锁反应是资金困难,无法维持演职员的日常生活,造成大量的人才流失,能唱二黄戏的演员已为数不多。尽管二黄戏广大群众喜闻乐见,但长此以往,终究会让这颗非遗明珠蒙尘,甚至被忘却。针对当前上党二黄剧种的发展现状,打开演出市场,提高非遗知名度非常必要,为此,建议:打造百姓剧场,叫响叫亮“上党二黄”非遗品牌。
百姓剧场是面向公众开放的传播公益文化、传统文化的载体和形式,连台的好戏不仅会成为当地群众茶余饭后的必看节目,还可以在丰富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把传统文化融入其中,既宣传了上党二黄剧种又发挥了传承传统文化的纽带作用。具体来讲:就是坚持“部门组织保障,每季一个主题,每周一场演出,群众参与、免费观看”的原则,不断强化组织领导、合理确定演出主题、精心策划演出节目、稳固演出队伍、提升演出水平,使百姓剧场真正成为百姓享受文化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舞台。
一是加强领导,形成合力。
区委、区政府以及区委宣传部,城区文化和旅游局要高度重视,拨付资金、购置设施设备,为百姓剧场的开演提供演出场地,确保百姓剧场及早建成开演。
二是合理编排演出季主题。
结合我区实际,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把握群众需要的基础上,确定演出季的主题,对此,建议是春季为剧团演出季、夏季为大中专学校和社会力量办学演出季、秋季为群众性文化活动团队演出季、冬季为选秀类专场演出季,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及时在市级、区级新闻媒体上公布演出季时间安排和演出团队,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到活动中来。
三是精心策划演出节目。
立足我区丰富的文化资源,以戏曲、歌舞、曲艺、民间艺术等为表演形式,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演出资源排查活动,对全区各级各类表演团体、节目形式、演艺人员、编创人员等进行全面调查,建立文化活动节目库,精心策划演出节目,把群众喜闻乐见、富有教育意义的文艺节目充实到每一场演出活动中,在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提升群众的文艺欣赏水平和鉴别能力,做到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四是加强演出队伍建设。
为确保百姓剧场演出活动的持续性和连贯性,演出节目要常演常新,要充分发挥剧团的阵地作用,与其他专业剧团、民营剧团和大中专院校等建立常年合作关系,同时,聘请表演艺术家担任艺术指导,为百姓剧场提供强大的演出队伍。
五是实现百姓剧场效果最大化。
剧场演出长期以来在群众参与度和互动性方面不足。比如,剧场演出全部的节目都是预设好的,且由当地专业的或指定的演员负责演出,群众参与的仅是看戏、鼓掌,并没有点戏、导戏和上台唱戏的可能。若百姓剧场能融入更多的群众元素,群众自编自导登台表演,让百姓剧场与群众贴得更紧。一方面,群众亲身上阵更能有效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另一方面,能让百姓剧场融入更多群众智慧,能有效丰富百姓剧场的表演形式。另外,民间很多传统文化和技能的传承者,由于平时有舞台让他们发挥,这样能融入更多的群众意愿和元素,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具现实意义。当然,在这其中很有可能出现群众中专业人才欠缺,缺乏有效的指导,编导能力不足,节目质量不高的情况,这些都是可能影响群众对百姓剧场整体印象的因素。为此,必须加强对群众演出节目的指导和把关,提升品质。
对于上党二黄来说,百姓剧场是一个很好的推介平台;对于百姓剧场来说,上党二黄是群众基础最深厚的艺术形式。希望上党二黄这一国家级非遗剧种能够乘势而上,形成品牌,叫响叫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