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小学教育的“双减”,即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减轻校外培训负担,给中小学生“松了绑,减了负”。但关注教育的朋友都会注意到,“双减”后,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并未解决。有研究结果显示:在6-16岁在校学生中,中国儿童青少年的精神障碍患病率为17.5%,包括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焦虑障碍、对立违抗障碍、犹豫障碍、抽动障碍等等,因为精神障碍患病受社会和环境因素影响较大,所以分析原因,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家长重视程度不够。很多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加之双职工家长工作繁忙,往往疏忽了对孩子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每天跟孩子交流的除了吃饭就是学习,孩子不说,家长就不会关心孩子的心理变化。即便有的孩子说了自己的困惑或者家长发现了孩子有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但因不具备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难以在第一时间对孩子进行有效预防和积极干预。
二是学校干预措施不足。目前,多数学校的教育只关注学生们的学业成绩,忽视对学生心灵的看护。部分学校的专职心理辅导教师数量较少、普通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水平不高,影响了学校对心理危机学生及时辅导和干预等功能的发挥。
三是社会价值观多元化导致。城镇化的飞速发展带来的留守儿童现象、离婚率上升、独生子女、“鸡娃式”教育等一系列社会变化,都深刻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再加上目前针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相关医疗卫生人员十分稀缺,我区也没有专门针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咨询门诊。社会上的各类心理咨询机构鱼龙混杂,管理不规范,辅导效果难以保证。特别是部分网络平台传播的负面极端信息,各类网络主播对新闻事件的偏激评价,都会对青少年产生不利影响。
综上所述,为有效防止青少年发生心理危机甚至出现极端事件发生,培养青少年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社会各方面都要积极干预、正确引导,多方合力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建议要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推进。
一是家庭方面。要积极开展关注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实践活动,开展宣传和培训,促使家长提高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带动家庭参与,引导创建夫妻关系和睦、亲子关系和谐的良好家庭,掌握预防、识别、干预的基本方法和手段。要注重关口前移,对成长环境不佳的家庭或已出现心理问题的青少年,督促所在街道社区等单位提供必要的指导帮助,并适时可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相关家庭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
二是学校方面。要推动学校加强素质教育,更多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进一步转变成绩至上观念,让孩子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解脱出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红色教育、社会实践、拓展训练等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要引导学校加大专职心理教师聘用和培养力度;要开展对普通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辅导员等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提升其专业水平;组织专业心理咨询师进校园、进课堂,与学校教师协同开展心理辅导工作;要建立完善学校和精神卫生医疗机构间的心理危机学生转介“绿色通道”,第一时间为已出现心理危机的学生提供帮助,督促学校科学防范和处置校园欺凌等事件,营造文明友爱的校园环境。
三是社会方面。加强社会正能量的宣传报道,弘扬爱国、爱党、爱人民精神;鼓励开展关心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公益项目,引进青少年心理学方面的专业人才,鼓励相关专业毕业生考取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等证书,并积极从事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行业;支持医院开设青少年心理健康门诊,并考虑逐步将心理治疗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规范社会心理咨询机构发展与管理,发挥公益心理健康援助服务作用;要加强对网络内容的监管,及时过滤和清理网上危害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负面信息,净化网络环境。
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是心理发育成长的关键阶段,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未来,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营造一个符合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所需的环境,需要大家持续的关注和努力,为我们的后代健康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