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山西省人民政府 | 晋城市人民政府
网站支持IPv6 繁體中文 无障碍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网络中国节·元宵节

文化中国行 我在山西过大年丨陵川平城镇:纸龙欢腾 舞不尽浓情年味

发布时间:2025-02-10    信息来源:山西日报    编辑:史原静

2月4日,晋城市城区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观赏。山西日报通讯员摄

2月4日,在忻州古城主要街道上,沉浸式民间艺术表演吸引了众多游客观看。李兆民 樊晶璟摄

2月7日,在晋中市榆次老城景区内,传统民间社火队伍正在进行表演,游客在喜庆氛围中感受传统民俗的魅力。谢晋摄

陵川平城镇:纸龙欢腾 舞不尽浓情年味

2月6日,正月初九,在陵川县平城镇东街村,传统手艺人王德印正在对一个硕大的龙头进行最后的微调修饰,不远处,已经制作完成的龙身静静摆放,等待着与龙头一同在元宵节的热闹中舞动。

“我们村负责的红龙已经基本扎制完成,元宵节前就能看到传统的‘平城纸龙’表演了。”阳光透过窗户洒在王德印满是岁月痕迹的脸上,他放下手中的工具,站起身来舒展了下筋骨,望着那威风凛凛的龙头,眼神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舞龙”是我国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寄托着百姓趋吉避凶、祈求幸福的美好愿望,具有极高的观赏性。“平城纸龙”制作材质、工艺造型和舞龙套路别具一格,为当地群众所喜爱,并于2013年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扎纸龙是一项非常精细的技艺,凭借纸张、竹篾、麻绳等材料,依循扎、剪、裱、糊、画等传统工序,纯手工制作完成。”王德印告诉记者,制作程序分为扎龙头、制龙骨、网龙身、贴肚皮、粘龙鳞、插龙尾、做腰筒、扎蜘蛛等步骤。从挑选韧性十足的竹篾,到用细腻的手法编织龙身,再到精心粘贴每一片龙鳞,每一步都容不得半点马虎。为了将纸龙做得栩栩如生,从1月24日起,村里十多名村民就分为龙头、龙身两个小组同时制作。

“平城纸龙”雄雌成对、一红一乌,红龙为公、乌龙为母。一直以来,当地约定俗成地由东街村负责制作红龙,北街村负责制作乌龙。每年制作纸龙的时候,两个村都会提前沟通好纸龙的样式、龙头的大小和龙身的长度。“今年的纸龙长约22米,其中,龙头长约1.25米、高约1.25米、重约25公斤,龙身分6节制作完成,可以说是体型巨大、动感十足、色彩丰富。龙身上还要粘贴约6000片龙鳞,每片龙鳞都能活动,在舞动过程中犹如游龙在天,又漂亮又威风。”讲解着纸龙的每个细节,王德印接着说,“‘平城纸龙’经典的表演动作之一是‘二龙戏蛛’,这里指的是蜘蛛。两个村要分别为红龙、乌龙各扎一只长度约0.55米、直径约0.3米的蜘蛛。”

北街村乌龙制作传承人郭泓霖则补充道,为增加纸龙的观赏性,他们在龙眼处添加了射灯,在龙头、龙身、龙尾、蜘蛛等多处增添了彩灯、彩绸等装饰,让晚上的舞龙表演更加威风凛凛、活灵活现。

“正月十二是两个村接龙的日子,就是将制作好的龙头和6节龙身固定起来,经过多次调试,确保龙身衔接顺畅、舞动灵活。”王德印兴致勃勃地说。

正月十三至十六,“平城纸龙”将遵循传承下来的固定仪式,开展游街、祈福等一系列民俗活动。届时,两条色彩绚丽的纸龙将在热闹的锣鼓声中蜿蜒舞动,或盘旋、或腾跃,每一个动作都充满力量与灵动。它们穿梭在人群中,不仅勾起了游子心底的年味记忆,更承载着大家对未来生活的无限希冀和美好向往,祈愿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幸福安康,日子如这飞舞的纸龙般红红火火、生机勃勃。

郑璐 吴艳斐


朔州博物馆:览古观今 品不够文化年俗

“这件雁鱼灯是在朔州市朔城区照什八庄村出土的,我们可以看到它整体作大雁回首衔鱼伫立状,雁呢,眼圆睁,颈修长,体肥硕,短尾上翘……”

“白釉梅瓶,小唇口、短颈、丰肩,肩以下逐渐收敛,既体现了梅瓶作为装酒用具的实用性,又赋予了其一种温婉而不失庄重的审美意趣。其胎质细腻,通体施以纯净无瑕的白釉,釉面光洁如镜,玻璃质感强,透明度高,更添几分高雅之气……”

2月6日上午10时,朔州市民陈萍领着孩子来到朔州市博物馆进行参观,此时,博物馆志愿者正向展厅内的游客绘声绘色地讲述着展品背后的丰富文化知识。穿越时空、触摸历史,与文物零距离对话,游客们从中感受到了朔州独有的文化魅力。“今天参观了朔州博物馆,了解了朔州从古到今的历史文化脉络,从古代历史到现代文明,从峙峪文化到改革开放,我也知道了我们朔州的历史从何而来……”陈萍感觉收获颇丰。

朔州市博物馆既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又凸显了浓郁的地域特色,不仅让本地居民赞叹不已,也让外地游客感受到了独属于朔州的厚重底蕴。“我是从西安来的,这是第一次来朔州旅游。为更好地了解朔州历史,我们一家首先来到了朔州博物馆,感觉很有收获。比如在朔州发现的大名鼎鼎的峙峪遗址和彩绘雁鱼灯,我们都是第一次了解到。”游客刘菲谈起参观感受娓娓道来。

为了让更多市民和游客体验到“文化范儿”的春节,今年春节假期期间,朔州市博物馆以“蛇年文化盛宴”“博物馆的宝贝”为主题,开展了蛇年祝福语签到——新的一年我们平安健康;金蛇贺岁——了解悠久延绵的蛇文化;手工制作——剪纸互动体验;了解非遗运动——投壶等多姿多彩的系列文化活动。

在剪纸互动体验区,朔州市民白华女士和女儿正在学习剪窗花。裁剪、翻转、折叠……动作有模有样。“每年春节假期,我都会带孩子参与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今天专门来朔州博物馆参加剪纸体验活动,想让孩子亲身体验一下剪纸民俗。”白华说,“看到这些精巧的剪纸和图像中那些熟悉的过年场景,一下子勾起了我的儿时记忆。”白华女士的女儿也很兴奋:“我特别喜欢朔州市博物馆的剪纸活动,刚刚我自己动手剪出了漂亮的窗花,特别有成就感!”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主办:中共晋城市城区区委 晋城市城区人民政府 承办:晋城市城区融媒体中心  

网站标识码:1405020003  晋公网安备 14050002000308号 晋ICP备180053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