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节,伴随一代代人成长的神话人物哪吒,点燃了乙巳蛇年新春电影市场。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月9日下午4时,《哪吒之魔童闹海》总票房达到78亿,登顶中国影史票房榜首,打破好莱坞垄断,成为全球影史第63部票房超过70亿(人民币)的影片。哪吒、敖丙、敖光等角色成为全民热议的焦点。这些形象背后,站着一个从山西太原走出的“设计狂人”——申威。这位扎根动画行业多年的“80后”,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糅合成国漫的视觉盛宴。
追求“真实感”的细节狂魔
申威的设计风格以“细节控”著称。在《哪吒2》中,北海龙王敖顺的“刀刃铠甲”让观众直呼“压迫感拉满”,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个设计曾让团队崩溃。铠甲需兼具攻击性与合理性,刀刃既不能伤己,又要符合力学结构。申威透露,他甚至网购了一件金属拼装衣,拆解研究关节连接方式。申威骨子里对“真实感”的执着,全藏在这些细节里。
作为山西人,大学毕业后北漂多年,后举家搬迁成都,申威吸取着不同地域的文化养分:山西的“根”给了他历史的粗粝感,让他在创作瓶颈时能唤醒灵感;成都的烟火气则赋予角色“松弛感”,这就像山西陈醋遇上川渝的辣椒,让人物碰撞出更丰富的层次。
当网友为敖光的银发尖叫、为土拨鼠的呆萌捧腹时,或许不会想到,这些形象背后藏着一座古老省份的文化密码——悬空寺的奇险、永乐宫壁画的飘逸,甚至晋剧的脸谱色彩,都值得用动画语言重新诠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