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只为绿色更浓郁
——记“两优一先”优秀共产党员尉晓义
“吉岩波,今天我和你到胡家峪管护站看看,已经进入汛期,这几天强降雨多,得确保林草资源安全。”7月7日一早,刚从青年干部培训班赶回来的尉晓义就扎进中条山的密林深处。
今年36岁的尉晓义是中条林局皋落林场党支部书记、场长。作为场级林长,他每月都会在林区巡林。“这个工作确保了基层‘场、站’两级林长体系有效运行,很重要,必须做细做好。趁着培训班这两天休息,赶紧跑回来,看着林子心就踏实了!”
皋落林场国有经营总面积只有25.93万亩,却是中条林局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林区,是我省南部的生态屏障。
来到皋落林场的第一天,尉晓义成了全国“最美护林员”安槐岳的徒弟。从跟着师傅巡山的那一刻起,他就接过“护绿”的传承,将其刻入初心。
当了场长后,尉晓义工作更加勤奋务实,不断创新,在林区率先使用CAD制图软件、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软件,皋落林场成为中条林局第一个由“人手不离图”到“一板走天下”的科学高效管理林场。通过建设智能化远程实时监测、重点卡口监控管理、无人机无线传输3个平台,林场的管护工作也由“粗放向精细、滞后向靠前、传统向现代、人工向智能”4方面转变,实现质量双提升。全场近年来没有发生一起森林火灾、乱占用林地、病虫害等破坏森林资源现象。
混沟种质资源专项调查后,尉晓义郑重在日记中写下:“身处混沟,感受着大自然赋予森林的美丽,我高兴得一夜都没睡。在这块未开发的处女地里,我要把它们的活力带出去,让这方美丽展现在世人眼前。”
借助“混沟原始森林”这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尉晓义和同事开始谋划推进混沟优树古树大树扩繁培育工作。没先例就成天蹲在苗圃里摸索,按行记录分块对比,“不能漏掉一个数据”;没器械就凑钱分批购进,折叠式淋灌机、水肥一体化滴灌和自动喷淋系统悉数进驻,“苗木得有好的生长环境”。如今,林场苗圃混沟优树古树大树扩繁区内的优良树种达60种,涵盖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7种、省级重点保护植物14种。
“我们摸索出了一套较成熟的培育技术,今年种子育苗的盐肤木也都长到八九厘米高了。”尉晓义高兴地和记者比划着。
苗木稳定了,“混沟优树古树大树”上山造林试验工程也同步推进,完善了“采、育、造”苗木生长闭合圈,真正实现了“让古树焕发青春、让基因得到保存、让良种得到繁育”的理想愿景。
绿色是林草的颜色,也是林草人心中的底色。作为党员,尉晓义始终冲在营造林一线,总结出“易燃树种+阻燃树种、生态树种+财化树种”等多种造林模式,稳定了林分结构,应用增效版覆盖、根宝流水浸根、套筒保护、生物遮蔽等手段,提升了造林质量。近3年来,林场累计完成造林绿化1.9万亩,良种壮苗使用率在70%左右,当年成活率达95%以上。
“牢记‘国之大者’,诠释匠心情怀”,尉晓义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工作15年来,他在平凡的岗位上,用辛勤的汗水和务实的业绩诠释着“敬业、奉献、担当、务实”的林草精神,用创新兑现着一个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曾先后被授予“优秀共产党员”“林业工匠”等称号。
“成为林草人,为三晋大地添彩,多难我都甘之如饴。”认准了这条路,尉晓义坚信他生命中的绿色会更加精彩!(记者张丽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