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好了理论宣讲服务平台、市民教育服务平台、文化文明实践服务平台等六个文明实践平台;居民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微信群、小程序线上点单提交需求;举办消夏文艺演出、社区运动会、趣味项目竞赛等文体活动50余场,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近年来,城区西街街道办事处持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创新推出一系列凝心聚气、强基固本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让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更有温度、更有力度、更有成效。
平台灵活多样 活动丰富多彩
“我们社区经常举行各式各样的文艺演出、文化展览,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丰富多样的文化盛宴,感受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交融魅力。”家住城区西街街道阳光小区的居民王小利高兴地说。
今年以来,城区西街街道按照贴近社区实际、贴近群众需求的思路,精心谋划,不断加强社区文化建设,以“我们的节日 精神的家园”为主题先后开展了“写春联 送祝福”“文明祭扫 平安清明”“粽叶飘香过端午 幸福和谐邻里情”“爱在金秋 九九重阳”等传统节庆活动,举办了消夏文艺演出、社区运动会、趣味项目竞赛、健步走等文体活动50余场,在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进一步促进了社区文化的繁荣发展。同时,组建由街道党员干部、社区宣传干事、青年爱好者等组成的理论宣讲团,深入街道、社区开展各类主题宣讲活动30余次,覆盖人群达1500余人次,让党的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我们建设了六个文明实践平台,全力做好‘服务惠民文章’,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落到实处,见到实效。”西街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王燕茹说。理论宣讲服务平台,利用党群活动室、市民学校、社区活动场所、综合文化站等资源,组织“红色头雁”宣讲队、妇联“巾帼”宣讲队等深入开展理论宣讲志愿服务活动;市民教育服务平台,统筹社区学校、青年之家等青少年活动场所,开展教育服务、未成年人保护等志愿服务活动;文化文明实践服务平台,统筹综合文化站、各社区文艺队伍,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文化服务、文艺演出等志愿服务活动;健身体育服务平台,统筹党群服务中心、社区文化健身活动广场等资源,开展健身体育、趣味运动会等志愿服务活动;普法教育服务平台,统筹司法所、派出所广泛开展法治进校园、进小区、进机关等普法教育宣传活动;科技服务平台,统筹孵化基地、线上直播等平台,打造创新型中小企业。“六个文明实践平台共同发力,实现了理论政策、文化体育、科技科普、卫生健康、教育引导全覆盖,增强了文明实践的影响力。”
文明汇聚力量 服务温暖人心
“太印社区的居民反映,社区内老年人较多,很多儿女在外工作,生活孤单,缺少陪伴。”太印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工作人员杨迎说,接到居民反映的问题后,实践所及时组织社区志愿者开展了“情暖夕阳红”活动。志愿者们分组到老年人家中打扫卫生、排查用电用水燃气等安全隐患,还贴心询问老人的身体状况和生活倩况。这让老人们感受到了家人般的温暖。
“西街街道社区的居民有什么需求,都能通过微信群、‘微邻里’微信公众平台进行线上点单,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按照就近就便原则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王燕茹介绍,线下则以党建工作品牌为抓手,由党员先锋队实行“管一带多”工作模式,党员分片包干,将党员全部纳入网格,根据线上“订单”需求,详细列出各社区问题清单,包整改、包弱项、包提升,既定期检查督促,也参与整改提升,确保了“文明创建”工作事事有人管、件件有着落。
城区西街街道办事处坚持“群众在哪里,需求征集就在哪里,服务群众就到哪里”,聚焦群众“需求侧”,结合群众知识文化需求、民生保障需求、社会治理需求,制定文明实践活动计划,打造多样化志愿服务活动,以“群众点单、站所派单,群众评单”为载体,实现志愿服务“供给侧”精准落地,开创了文明实践新局面。
营造和谐关系 助力基层治理
华西小区是黄华街改造时的回迁楼,楼龄普遍在20年以上,小区内污水管网不畅、电力设施老化、停车场地偏少、卫生环境较差,居民多次向上元社社区建议进行整修。上元社社区党支部倾听居民意见,深度参与到老旧小区改造之中,将居民的意见一一变为现实。
如今,小区内污水管网、给水管网、电力管网全面更换一新,原有脏乱的绿化带在铺设植草砖后,既保证了绿化率又新增加了车位和充电桩,方便了群众生活。与此同时,上元社社区将原有的小树林打造成为开放式游园,除栽植花草树木外,还设有羽毛球场地和广场舞场地,新换健身器材20多套,成为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我们充分发挥党工委的主体作用和各基层党组织的落实职能,健全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制度,构建形成了信息互通、上下联动的责任体系以及完善的责任落实机制。”王燕茹说,同时进一步强化了制度约束机制,把酗酒滋事、天价彩礼、铺张浪费等不正之风纳入居民公约,让移风易俗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太行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