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山西省人民政府 | 晋城市人民政府
网站支持IPv6 繁體中文 无障碍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学习强国 > 榜样城区

晋城市城区深入推进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工作

发布时间:2025-02-13    信息来源:太行日报    编辑:姚霞飞

晋城市城区深入推进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工作——计划年底前城乡社区普遍建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

近日,晋城市城区印发进一步推进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工作实施方案。方案指出,到2025年底,城乡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普遍建立,社会育人资源利用更加充分,基本形成定位清晰、机制健全、联动紧密、科学高效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

健全协同机制。充实住建、消防、镇(街道)等部门单位为“城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形成党委主导、政府主管、教育局主抓、关工委督促、部门单位协同、社区配合、专家引领、家庭参与的工作机制。领导组统筹组织、协调、指导、督促有关部门做好校家社协同育人工作。定期召开协调小组工作会议,通报城区校家社协同育人工作情况,研究工作对策,部署工作安排,形成高效的信息流转及反馈机制,推进高质量校家社协同育人工作。

晋城市城区明德小学家校社协同育人暨家庭教育先行骨干启动大会

建设共育队伍。建立家庭教育指导专家组,选拔在家庭教育领域有深入研究和实践经验的专家组成区级家庭教育指导专家组,负责对城区开展家庭教育指导与服务。建立家庭教育讲师团,组建由校内优秀教师、校外资深专家、优秀家长代表构成的家庭教育讲师团,充分发挥讲师团的引领作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积极开展线上家庭教育公益课和线下公益巡讲活动。组建心理健康辅导团队,探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立健全心理健康辅导机制,为校家社协同育人赋能。组建家长志愿服务团队,制定工作章程,完善例会制度,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的部分管理或教育实践服务,推动家校双方达成共识,形成育人合力。

强化家校互动。开展家庭教育指导主题特色活动,以每年5月15日国际家庭日所在周为契机,集中开展各类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充分利用传统节假日、迎新季、毕业季等关键时间节点及家长重点关注的教育政策等,持续组织好“家长大课堂”“家长面对面”“优秀家长进课堂”等家庭教育指导活动。深化家校沟通专项特色活动,中小学幼儿园每年9—10月集中开展家校交流活动,解读教育政策,介绍学校情况,解答家长疑问,深化家校沟通;坚持做好“千师访万家”及校长信箱、公开热线等家校沟通活动,积极创新完善活动机制,密切家校联系,确保家长意见建议征集、办理、反馈形成闭环管理。推进家庭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围绕不同年龄段学生学段和家庭类型,开设相应的课程,以满足不同学段和不同领域家校共育和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专业需要。

文化馆“文艺夜校”亲子课堂

开发共育资源。实施“优秀社会育人资源进校园”行动,发挥关工委优势,联合妇联、共青团、司法、民政、文明实践中心等部门,邀请“五老”、法治副校长、心理健康专家、消防指导员、非遗传承人等社会育人力量走进校园,宣讲党的创新理论、红色故事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学生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学生审美鉴赏能力;开展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普及法治课程,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实施“社区共育”行动,鼓励社区整合资源,选取公益服务、岗位体验、劳动实践等典型领域,面向中小学校、幼儿园开展多主题、重体验、增趣味的各种公益性课外实践活动。实施“基地研学实践”行动,推动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法治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和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科技馆、体育场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面向中小学生及学龄前儿童免费或优惠开放,特色化开展宣传教育、科学普及、文化传承、兴趣培养和实践体验活动。

冬季安全宣传进校园

完善共育机制。着力在馆校协同、医教互促、体教互融、家校互动、社教同频、警校同步上加强协同融合。城区教育局负责推动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协同育人工作,引导学校发挥主导作用和专业指导优势,强化与家庭、社会沟通协作,形成家校社协同育人合力;城区公安分局负责加强警校协同,联合教育部门开展护校安园、学生交通安全等专项工作;城区卫生健康和体育局会同教育部门做好儿童青少年健康服务,健全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城区民政局负责加强对困境儿童、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的关心关爱;团区委负责加强学校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和属地镇(街道)、村(社区)团队组织的联动;城区关工委负责发挥“五老”作用,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宣传教育、家庭教育指导等工作;城区科学技术协会负责统筹各类科普教育阵地和资源,支持学校开展科学教育。各镇(街道)、村(社区)要将家庭教育指导纳入城乡村(社区)公共服务重要内容,开展各类知识宣讲和公益性课外实践活动,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校外活动与锻炼空间、假期管护场所。(作者:卫卿)

(原文刊载于《太行日报》2025年2月10日第3版)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主办:中共晋城市城区区委 晋城市城区人民政府 承办:晋城市城区融媒体中心  

网站标识码:1405020003  晋公网安备 14050002000308号 晋ICP备180053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