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山西省人民政府 | 晋城市人民政府
网站支持IPv6 繁體中文 无障碍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文件

晋城市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晋城市城区2021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1-04-30    信息来源:晋城市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编辑:

城政办发〔2021〕8号

晋城市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晋城市城区2021年度地质灾害

防治方案的通知

南村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直有关单位:

《晋城市城区2021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已经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晋城市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4月27日

(此件公开发布)


晋城市城区2021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为切实做好2021年我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山西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及《山西省2021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晋政办〔2021〕31号),结合我区地质灾害分布发育规律、主要诱发因素和危险危害程度,制定本方案。


一、2020年度我区地质灾害简况

2020年,全区未发生一起地质灾害。


二、2021年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一)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情况

根据冻融期排查和汛前排查结果,地质灾害隐患点共8处,均为小型隐患点。其中:按辖区分:南村镇1处、西上庄街道3处、钟家庄街道3处、南街街道1处;按灾种划分:崩塌3处,地面塌陷5处。共威胁人口77人,财产717.6万元。

(二)2021年气候趋势预测

根据晋城市气象台资料,1-2月降雨量14-20mm,较历年偏多1-2成;3-5月降雨量90-110mm,较历年偏少1-2成;6-8月降雨量260-310mm,比历年同期平均值偏少1-2成,由于夏季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局地洪涝仍有可能发生;9-11月降雨量108-122mm,比历年同期平均值偏少1-2成,但不排除持续降雨的可能。

(三)地质灾害发生趋势预测

2021年全区工程建设中的挖填方及弃土弃渣较多,可能引发或加剧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发生。

根据全区地质环境特征、地质灾害分布规律,结合全区矿山开采、各类工程建设情况和气象部门对2021年降水趋势初步预测,预计2021年全区地质灾害以滑坡、崩塌等突发性地质灾害和地面塌陷等缓变性地质灾害为主,引发因素主要为降雨、工程建设等,全区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依然严峻。

(四)重点防范期

突发性地质灾害与强降雨密切相关,2021年我区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为3-5月春季冻融期和6-9月汛期,各镇(街道)、各有关部门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及时进入工作状态,最大限度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三、2021年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

我区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有:山体崩塌(危岩体)、地面塌陷、不稳定斜坡等。

(一)重点防范区

分布于南村镇、西上庄街道、钟家庄街道、南街街道和北街街道一带,涉及南村镇的窑南村、放马坪村等,西上庄街道的牛山、夏匠、玉苑、张岭、闫庄、屋厦、道头、西上庄、郜匠、岗头、西马匠、小后河、坡底、核桃洼、庞圪塔、吴家沟、焦山、冯匠、西吕匠等,钟家庄街道的晓庄、东武匠和南街街道的凤阳社区,北街街道的后书院等地。发生的主要地质灾害是采空塌陷、地裂缝、滑坡等。主要致灾原因是古书院、凤凰山、王台铺、鸿升、七岭、坡底、北岩等煤矿的矿区大面积被采空,造成房屋裂缝、耕地破坏、山体崩塌、滑坡、地下水位下降等,以及部分工程建设造成不稳定斜坡。该地区诱发的地质灾害分布集中,密度大,破坏及危险性大。

(二)次重点防范区

分布于钟家庄街道的尧头及西田石一带。该地区虽未出现大的地质灾害,但不排除今后发生的可能,特别是9#、15#煤埋藏较浅,有过一段时期的开采历史,随着建设工程活动加剧,极可能诱发地面沉降、地裂缝等地质灾害。

(三)一般防范区

分布于钟家庄街道的河东及西上庄街道的五门、山西底、东掩、西掩一带。该地区山高坡陡,人口稀少,矿产资源相对贫乏,地质灾害较少发生。人类工程活动以及采矿、修路建房以切坡为主,可能诱发潜在崩塌、滑坡。


四、地质灾害防治主要任务

(一)科学部署防治工作

区自然资源局要积极参加市级部门组织的年度地质灾害趋势会商,研判地质灾害发展变化趋势,确定地质灾害防治重点时段与重点区域,制定年度防治方案。要结合我区降水趋势、人类工程活动影响及地震等情况,定期、及时组织趋势会商,分析预测灾情和重点防治方向,周密部署防治工作。加快推进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

(二)切实抓住重点环节

要紧盯重要时间节点。各有关部门要高度关注冰雪冻融期、汛期两个重要时段的地质灾害防范工作,做好冻融期和汛期地质灾害隐患大排查,并加强督促检查,压实防灾责任人、监测责任人、技术负责人责任。

加强预警预报。自然资源、气象、水务、应急管理等部门要做好协作联动,提高气象信息服务水平,发布地质灾害性天气预测和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并进一步扩大预警预报覆盖面和影响范围,不断提高预警预报精准度。

做好应急准备。落实值守值班制度,补充应急救灾物资,保障地质灾害应急出动、巡查排查和监测防范车辆。在强降雨期间,地质灾害易发区的镇(街道)要安排专人对高危隐患点进行驻点值守,强化临灾处置能力。在汛期“七下八上”重点时段,要安排地质灾害防治专家和专业技术支撑单位驻区进村,加强技术指导,做好技术服务。

(三)全面做好群测群防

要加强群测群防的组织领导,健全以村干部和骨干群众为主体的群测群防队伍。为保持监测人员的长期稳定和工作积极性,区政府将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在一线监测的村干部和骨干群众发放工作补助,为隐患点配备基本的监测预警设备,加大基层监测人员的科技监测能力培训和技能演练,不断提高群测群防队伍识灾报灾、监测预警和临灾避险应急能力。要及时补充更新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台账数据,制定防灾预案和监测方案。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完善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支撑体系,完善群专结合的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体系与机制。

(四)强化高陡边坡隐患排查

各镇(街道)、各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组织专门排查队伍对各类地质灾害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加强排查黄土区、旅游区、交通干线、工矿施工区以及受地质灾害威胁严重的城中村、居民区、学校、医院等人口聚集区,始终把高陡边坡地质灾害隐患排查作为隐患排查的重点,坚决做到全覆盖、全方位、不留死角,查清安全风险,摸清隐患底数,圈定重点防范区。同时要把山体边坡住房安全隐患作为重点,密切关注高陡边坡附近建筑物、街区排水系统情况,防止将用水直接排入地下及边坡中。对高陡边坡下部已经实施农村地质灾害治理搬迁的,原有住房必须全部拆除,防止“回流”和临时使用。对于切坡建房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存在安全隐患的,要督促行业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进行工程治理或针对性的排危除险,切实消除隐患威胁。

对纳入工程治理及避让搬迁的重要隐患点,要落实资金,倒排时间表、任务图,明确责任人,要专人监督、挂牌督办,定期通报工作进度,确保治理到位、绩效到位;对纳入专业监测的隐患点,建立监测预警制度,严格落实监测监控措施,发现情况变化要及时预警、快速响应,迅速组织群众避险撤离。

(五)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培训演练力度

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科普宣传。要认真总结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好的经验、做法,制作形式多样的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手册、活页、挂图、动画、影视光盘等防灾减灾宣传资料,发挥主流媒体宣传作用,在电视台播放地质灾害防治科普宣传片,组织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支撑单位深入每个隐患点对受威胁的群众进行宣传,加大网络、电视、广播、报刊宣传频率,充分利用“4.22”世界地球日、“5.12”中国防灾减灾日、“6.25”全国土地日、“l0.13”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等时机开展广场式防灾减灾宣传,发放科普读物、张贴宣传图册、刷写标语口号,提高人民群众识灾、防灾、避灾能力。

全方位培训地质灾害防治人员。区自然资源局负责组织各基层所、村级责任人、监测人的培训,进一步提高监测监控、预警预报和履职尽责能力。

大力开展应急演练。区应急管理局负责组织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努力提高镇(街道)、各部门指挥决策、协同配合、应急处置和后勤保障能力。区自然资源局负责在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以避险为主的防灾演练,使群众树立避灾意识、熟悉避灾信号、掌握避灾路线、熟知避灾地点,确保遇险时能够有序快速撤离。

(六)稳步推进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建设工作

开展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根据《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总体方案》《山西省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实施方案》,聚焦“隐患在哪里”,开展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调查判识地质灾害、孕灾地质条件、承灾体,评价地质灾害风险,明确区级地质灾害防治区划。要充分利用最新调查成果,全面做好地质灾害隐患管理和风险源头管控,为防灾减灾、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等提供基础依据。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要严格落实政府主要负责人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强化政治担当。要及早对全年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明确任务,各司其职,加强联动,形成合力,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分工、全民参与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新格局;要坚持底线思维,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充分认清当前地质灾害防范的严峻形势,完善各项工作制度,细化工作流程,努力做到防患于未然。

(二)严格责任分工

要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和《山西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要求,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落实地方政府地质灾害防治主体责任。严格按照“谁建设、谁负责、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落实有关单位防灾主体责任。自然资源、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务、教育和科技、文化和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应急管理、气象、地震等部门要按职责分工进一步建立联防联控的日常联动协调机制,做好相关领域的防治工作。区自然资源局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职能,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共同推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严格考核问责,对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因领导不力、推诿扯皮、失职渎职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依规严肃追究责任。

(三)加大经费投入

要加大地质灾害防治资金投入力度,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监测预警、群测群防、隐患调查排查、搬迁避让、工程治理、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工作及所必需的交通、通讯、物资器材等装备。要逐步解决基层地质灾害防治群测群防人员少、防治能力不强、技术装备差、业务基础薄弱等问题,不断提升基层地质灾害防治能力。


【图解】晋城市城区2021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相关链接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主办:中共晋城市城区区委 晋城市城区人民政府 承办:晋城市城区融媒体中心  

网站标识码:1405020003  晋公网安备 14050002000308号 晋ICP备180053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