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山西省人民政府 | 晋城市人民政府
网站支持IPv6 繁體中文 无障碍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资讯 > 时政要闻 > 山西要闻

山西琉璃的千年传承与华彩再现

发布时间:2025-03-28    信息来源:新华社    编辑:王江峰

琉璃是一种集陶瓷、建筑、雕塑为一体的综合传统手工艺术品,因其艳丽的色彩和多变的造型,在中国古代被广泛用于装饰宫殿、庙宇、宝塔等。山西介休素有“琉璃艺术之乡”之称,其琉璃烧制技艺最早可追溯到唐代。这里生产的建筑琉璃产量长期位居中国前列,对中国古代建筑琉璃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刘开宝,是琉璃烧制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0世纪80年代中期,高中毕业的刘开宝怀揣着振兴家乡琉璃工艺的梦想回到村里。然而,当时的介休琉璃窑火已日渐式微,他选择一边烧制耐火砖维持生计,一边坚持钻研琉璃制作工艺。经过多年的积累和沉淀,1994年,刘开宝在自家院落创办了琉璃厂,开始系统研究古法琉璃烧制工艺。2009年,他正式注册成立公司,致力于介休琉璃烧制技艺的传承、保护与创新研发,为这一传统工艺的复兴开启了新的篇章。他又将目光瞄向了复原失传已久的孔雀蓝釉上。

孔雀蓝釉的烧结条件比一般的色釉苛刻得多,温度的些许变化,就会让原本如蓝孔雀羽毛般亮丽的釉质发黑或者发绿,有时甚至需要多次釉烧,难度极大。刘开宝反复试错,又前往山东等地拜访专家请教,一起攻关,经过无数次失败,总结经验,不断试错,刘开宝终于找到了恢复介休孔雀蓝琉璃釉烧制的技艺,让美丽的孔雀蓝釉再次面世。

刘开宝说,“为什么我有那么大的自信心,我认为古代人没有我们现在的高科技,没有电脑,祖祖辈辈一代一代传承,人家做得那么好。现在我们现代人有电脑、有化验设备、有现在其他行业的,比如说陶瓷行业、琉璃行业的辅助。所以说我自认为我能行,就是相当于先把这个重担,这个任务接过来以后,再自己去研究它,等于是把压力变动力。”

在刘开宝的工作室中,处处有琉璃的身影,虽然家族烧制琉璃已有百年,但是刘开宝并不拘泥于传统琉璃造型,年近六旬仍然从事新产品的研制和开发。

刘开宝的女儿刘文婷也回到了家乡,从小受到父亲的耳濡目染,一直就对琉璃烧制有着浓厚的兴趣,如今已经是家族中琉璃烧制技艺的第五代传承人。以年轻化表达激活千年琉璃技艺,是刘文婷一直追求的目标。刘文婷通过将国潮元素注入传统器型设计、开发定制琉璃摆件、联名文创产品等一系列“破圈”做法,成功推动古老琉璃艺术走近“Z世代”消费群体,使这项千年技艺焕发青春活力。

如今,刘开宝和刘文婷也走进学校,创办了琉璃烧制技艺课程,挖掘出更多热爱琉璃的年轻人,让这项传统技艺生生不息。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主办:中共晋城市城区区委 晋城市城区人民政府 承办:晋城市城区融媒体中心  

网站标识码:1405020003  晋公网安备 14050002000308号 晋ICP备180053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