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戏是中国最古老的戏剧剧种之一,拥有超过2200年的历史。2011年,中国皮影戏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而山西省孝义市正是这门古老艺术的重要发源地。
“孝义皮影戏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之一。”64岁的孝义皮影戏传承人侯建川告诉《中国日报》记者,“我致力于这门古老艺术形式的保护与创新。”
侯建川出身于一个浸润着当地皮影戏传统的农民家庭,如今正为这项艺术注入新的生命力。他说:“我在皮影戏的氛围里长大,听着皮影戏的故事,看着皮影戏的表演,这份文化遗产早已深深融入我的血脉。小时候在庙会上第一次接触皮影戏,我就完全被它迷住了。”
中国皮影戏通过灯光将人物剪影投射在幕布上,营造出极具吸引力的戏剧效果。到了元代,皮影戏已流传至西亚和欧洲,为全球观众带来了欢乐与艺术享受。
为提升孝义皮影戏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侯建川与同事们先后前往美国、荷兰等国家开展多场巡演,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中国皮影戏的魅力。
侯建川表示:“在欧美地区演出时,我们会在《猪八戒娶亲》等传统剧目中融入打击乐,同时加入中国电影《红高粱》的旋律以及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古典乐曲。这样做是为了打破语言障碍,让西方观众通过熟悉的音乐,感受中国皮影戏的精髓。这种文化融合的方式广受好评,已成为跨文化交流的一大亮点。”
随着孝义皮影戏博物馆的建成,以及皮影戏被纳入当地学校的课外课程,这门古老艺术在当地得到了持续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日报山西记者站 记者 朱兴鑫 |张云森 赵云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