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铺就宏图画卷;实干,成就盛世荣光。
9月29日晚,由市委宣传部主办、市融媒体中心承办的“晋城正青春 奋进谱新篇”晋城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文艺晚会举行,来自全市各行各业400余名观众一起观看演出,共同祝福伟大祖国。
城市变迁绘出新画卷
“太阳跳出了东海,大地一片光彩……”19时30分,振奋人心的旋律响起,晚会序幕拉开。
本次晚会分为家国共此时、太行竞风流、奋进新篇章三个篇章,通过说唱、微型音乐剧、上党梆子、情景音诗画等不同舞台表现形式,全方位展示了一代代太行儿女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展示了“太行明珠”晋城日新月异的沧桑巨变。
“岁月转,丹沁两河奔流春潮激越;光阴迫,老城小巷转头换了人间。”一曲说唱《晋城速度》激情澎湃;“这条路像一部家书,记载着几代人的甘与苦。”微型音乐剧《门前这条路》让观众看到了太行儿女坚韧不拔的奋进精神;“这个名字是我的第一份礼物。”短片《我的名字叫国庆》,生动再现了一个个“国庆”与城市共同成长的故事。
每一个节目都是奋进的足迹,都是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缩影。近年来,我市聚焦“六大战略定位”、用好“六化工作方法”、深化拓展“十点体会”、持续抓好“十件大事”,高效推进“21项重点工作”和“37项重大项目”,交出了一份优秀答卷,老百姓的生活也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越过越红火。
“我今年70岁了,亲眼见证了晋城的发展变化,也亲眼见证了祖国的日益繁盛。”市民张万庆认真观看演出,不时挥舞着红旗与台上互动。
“就像节目里演的那样,我们小区背街小巷整治得可干净,便民服务圈也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与之前相比,如今的生活特别幸福。”家住城区的市民王花娥诉说着生活中的新变化,“今天带孩子来看演出,想让他们切身感受城市的发展变化,从小就种下一颗爱国、奋进的种子。”
人文荟萃绽放新风采
音乐婉转,舞姿曼妙,将斗拱化做动作,将古韵融入新声,一曲舞蹈《斗拱之间》瞬间带领观众来到了沁河沿线的古堡之间。
“这是我们晋城文化自信的表现。”青年赵宇蒙非常喜欢这支舞蹈,“我仿佛看到了古人在斗拱之间起舞的身姿,看到了无数间古堡古建在流金岁月中绽放光彩。”他认为,这支舞蹈从另一个层面反映了我市文旅资源丰富,发展态势强劲。
近年来,我市坚持把文旅康养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民生幸福产业,全力打造“东方古堡、人间晋城,云锦太行、诗画晋城”的金名片,极大地提升了晋城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文旅康养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原创歌曲《吾心安处》借助游客、创业者等不同身份揭示了晋城高质量发展带来的新机遇;情景剧《就恋这片土》再现了驻村干部带领村民发展康养产业、富民强村的生动故事。
“这些故事简直就像我家门口的故事。”来自陵川县附城镇的观众任海梅告诉记者,近年来,在文旅康养产业发展带动下,她所在的村集体收入增加了,村里的道路、体育广场等基础设施也更加完善,“我们在家门口就能就业,物质口袋和精神口袋实现了‘双丰收’!”
“通过这些节目,我看到了家乡发展的潜力。”青年观众韩亚军表示,愿意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这片土地,将家乡更多的资源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
信心满怀谱写新华章
“那……咱们晋城的学堂,建起来了吗?”
“建起来了!现在的晋城,小学、中学、大学都建起来了。孩子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他们知道,这学堂里的每一缕灯光,都是您当年盼着的光明。”
一组组跨越时空的对话,将晚会推向了高潮。党员、学生等代表穿过时光与革命先烈对话,陵川号兵、町店战斗等英雄事迹,让不少观众泪洒当场。
当段香保、赵齐珍、张启林三位老兵登上舞台时,台下爆发了热烈的掌声。这是对他们的礼赞,也是对无数革命烈士的礼赞。
“通过今天的晚会,我深深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用革命先烈的鲜血换来的,一定要倍加珍惜。”来自凤鸣小学的三年级学生杨翊诗登台向老兵敬献鲜花:“我要继承和发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好好学习,将来建设更强大的祖国。”
随后,上党梆子《歌在丹青水墨间》、大型歌舞《向着梦想奔跑》……一个个精彩的节目连轴上演,再现了晋城发展的强大底气,也激励着晋城儿女迈向新征程接续奋进。
“这次文艺晚会是对祖国的颂歌,也是对晋城的礼赞。”市民赵晓宇表示,“通过节目我看到了家乡对青年人才的求贤若渴,这更加坚定了我扎根晋城的决心。”(裴囡囡)